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 Joseph E.Stiglitz羅耀宗譯

天下 102.1

P197抵押貸款重整

房地產泡沫破時,許多屋主發現自己被「滅頂」,房屋欠的貸款高於房屋的價值。銀行經困相抵押代款重整,是對比穌明的兩套認知:一方面的認知宣稱,大規模的經困是理想的行動;另一方面的認知又說,大規模重整抵押貸款是不可取的做法。說來謹剌,今天大眾普遍認為銀行經困行動不可取;愈多人認清,如果不改善住宅/抵押貸款市場,我們的經濟便不會復甦。

擋押貸款市場的問題在於效率不彰。取消抵押品贖回權迫使一些家庭搬離房子,每個人都是輸家。家庭生活被打亂、失去畢生的積蓄,更糟的是,房子沒人住、沒人照顧,連帶拉低了附近住宅的價值。社區裡面如果有大量房子的贖回權被取消,其他人不可避免會受到傷害,銀行也將因此蒙受損失。畢竟,決定取消抵押品贖回權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房屋的價值。

 

P218

掠奪性放款

銀行不只從事不計後果且危害整個經濟體系的放款也承做掠奪性放款,利用社會中教育程度密、財務知識不足的這群人的弱點,銷售十分昂貴的抵押貸款給他們,並將費用給節隱藏在大部分人都難以理解的細字條文中。

 

P224

抵押貸款危機與法治的管理

銀行不顧後果放款和沒有保存紀錄的危險浮現。依據法律,銀行應該能夠證明借款人積欠的金額。後來才發現,在許多案件中,根本無法證明

 

P226

許多案件中,罰金還低於他們從不正當活動賺得的利潤

銀行所做的事情,不只沒有遵守一些技術細節。午多銀行簽署宣折書後,急忙取消抵押品贖回權所犯的為證罪,這樣的細節可能被忽視。但法治和財產權的基本原則是,當你無法證明某個人欠你錢,就不應該將他趕出房子。偏偏銀行鍥而不捨取消抵押品贖回權,連沒欠任何錢的人也被趕出房子。當銀行業者告訴數百萬美國人,說他們必須放棄房子時,有些放款機構映及無辜。

P228

抵押貸款亂局,以及不斷承做掠奪性放款和破產「廠革」,令我們深深質疑「法治」。法治是先進文明社會普遍接受的政治標誌,理該保謢弱者不受強者欺凌,並且確保公平對待所有的人。但在次貸危機之後,法治都沒做到這兩點,不但沒有保護弱者,反而頒訂法律、管理規定、建立執行體系,進一步給予勢力已經十分強大的銀行很多力量。它們將錢從底層搬到頂層,令所得和財富分配兩端的分配不均問題更加惡化。

 

P230證管會與證券詐欺

銀行如何在抵押貸款市場占一般房屋所有人的便宜,其實銀行也試著占金融知識較多的人便宜。潛國證管會一再針對花旗銀行和其他主要銀行違反詐欺法,而展開民事強制執行行動。

 

行動展開之後的過程通常如下所述:銀行揚言要走沒完沒了的法律訴訟程序,然後雙方達成協議,例如銀行繳交高額罰款,但不承認也不否認犯行;它們承諾不再做相同的事,但在提出保證後不久又故態復萌。接著再度遭到責備,並且繳交負擔得起的罰款。
 
這樣的解決方法對大家都很方便:政府資源有限,無力起註法律案件,而且詐欺案數目實在太多。一件詐欺案達成和解之後 政府接著著手處理下一件。另一方面,整個體系也很適合銀行運作;相對於它們從詐欺行為獲得的利潤,成本偏低。倘若承認犯行,被詐欺傷害的人六可以對它們提起私人訴訟,以求彌補損常。銀行業者曉得,大部份受害人缺乏法律資源,無法在沒有政府幫忙的情況下向它們挑釁。一個經濟體系存在這種濫用型態,不可能運作得很好,同時也會扭曲經濟、傷害信任。
 
 
P234
取而代之的是比較溫和的說法,也就是「享受得起的人享有的正義」。而享受得起的人,數量正迅速減少。

 

P31抗議者的訴求和成果

我們予要有個民主制度,能夠反映一般人的利益,而非特殊群體或只是頂層的利益。

有人批評抗議者提不出什麼藍圖,其實這樣的批評弄錯了抗議遲的的要點。他們是在表達對政治體系的挫折感,對選舉程序感到失望。無論如何,他們敲響了警鐘。

抗議者在某些方面已取得很大的成就。智庫、政府機構和媒體都證實了,這群人指控的事情確實存在:不只市場體系失靈,而且分配不均高得沒道理。

沒人敢說,這些運動將引導我們走向什麼地方。但有件事,我們相當肯定:這些年輕擒議者已經改變了公共論述,以及一般公民和政治人物的意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rrie8888 的頭像
    Carrie8888

    唵 達咧 都達咧 都咧 梭哈

    Carrie8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