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真的很厚,總共有化昇為菩薩的36位人物故事
是在區公所的圖書館借閱的,上網查了一下沒啥通路也沒什麼簡介。
書中主要是由不同朝代因各自的機綠、覺悟而飛升成道…
故事中的人物很平常…琴笛書畫送魚送花學道學瑜珈的人最後都飛升了
這跟我以為要做大事還是要多麼積善做功德的印象差蠻多的
不過我對故事真的沒多大興趣,很像小時候看的中國民間故事的感覺
比較欣賞的是書中介紹了幾部經,和經典發人省思的句子
對於後面的記憶還在,這次就從後面的故事寫回來
------------------------------------------------------------
一、觀點、態度
1.莊子是把「人籟」和「天籟」結合起來發揮最好的人p316
<莊子-天運篇>音樂的表現是感覺、知覺、情感、想像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境界,本身還灌注演奏者內在的誌意與和諧,才能發揮臻於完全的境界。
==>原來學音樂有這種好處
2.人生苦短,若能理性且有目的性踏出接下來的每一步,才不會空留遺憾,提醒大家「成功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時間不等人,一要將自己的能力充實好,才能應付人生隨時的挑戰。p309
3.機會就在你身旁:人生的路都是已安排好的,時間是不停留的,不會因為你的著急而停下來等你,所以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為的就是爭取僅有的現在。
神像明燈香火是可以給心靈的寄託,但一生所經歷的事都是自己靈的選擇,是否能通過考驗得到靈性的進化p299
==>2.3點都是說要把握機會比較屬於要對人生有積極面對的概念,但和第4.點我覺得很有衝突呀
4.內省止觀 寧靜無羈絆-老子淡泊的人生態度p269
淡泊是人生的一種坦然,坦然面對生命中的得失。
淡泊是人生的一種豁,豁然對待人生中的進退。
淡是對生命的一種珍惜,珍惜眼前而不好高騖遠。
淡泊可以使你真正享受人生、充實自己。
擁有淡泊的人是幸福的,淡泊使人心更加寧靜、更加自由、沒有羈絆。
==>要積極把握當下,不就是要衝一波嗎,但又說要淡泊,這兩個有辦法兼具嗎?
5.成功與失敗就視當事者的決心與毅力,當你要追求人生的目標,必須捨棄許多凡間瑣事,「放下」的難與易在乎個人的決心p220
6.煩惱大半是來自個人的「執著」與「自尋」,很多問題都在於學會「放下」後而自然消除p212
==>5和6都是在講「放下」
二、禪、靜坐
1.日日沉浸在「靜」與「專」當中,每次書寫經文時,行徑在字體中,進入了一種定境。所見的文字便是自已的身心,眼精中所見的外景與自己的內景相結合p133
2.打坐時,可以通過靈覺,「靜坐」是與自然力量和諧相處,也是自我靈性的開發與醒悟。p125
3.單腳站樁:在煩中求靜、靜中求定,收攝心神入定之法並不一定要打坐,行功深處,行住坐臥皆可,內養心法本就可以站樁習練p113
4.真正的道是在生活中求,只要用心即會發現:人一旦靜下心來,諸多雜念就會紛然而起,想強壓下來是不可能。諸般心念可以有,但不要去想它,意不能隨心念而走,如一杯渾水放置靜室,讓水自然沉澱p74
5.坐著身體不動、心不動叫禪定;另一種能在生活裡表現出不受任何脅利誘叫做定力。p70
6.修行,修於止行,修行者遇事,處之即可,勿亂其心、走其行、失其神。有什麼說什麼、辦什麼事,沒必要心事重重,該吃飯就吃飯。
7.靜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慧增智。靜修的目的,可讓人頭腦清醒、體力強健,亦可助世間事業成功,其實用功方法千百種,如參、觀心、唸佛、持咒等,總不外止觀定慧,其原理相通,但選一與自己相契之法門深入即可。
三、經
1.金鋼經:是大乖佛教般若部重要的經典之一,為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最常誦持的經。這部經起綠是佛陀的弟子,有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向佛陀請教,如何調整與掌控「心」p256
2.大藏經:又稱「一切經」是結合東漢以來將所有翻譯成漢文的佛經集合在一起,做為寺院的藏書。p245
3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以蓮花為喻,象徵每個資生都有自性清淨的真如佛性,出淤泥而不染,比喻佛法之潔白、清淨、完美。p248
4.涅盤經:主要是佛陀示現生老病死,即臨涅盤
5.易筋經:是佛教傳統的養生功法,相傳是天竺和尚達摩來中國傳法所留下的。p17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