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10屏省圖
憤怒管理:改變人生,不被憤怒左右的9個習慣/瀨戶口仁/譯 邱香凝/商周出版 107/10/10
目錄
推薦一 了解情緒,了解憤怒/鄭存琪
推薦二 與憤怒為友,讓憤怒助你成功/鄭匡宇
前言 與憤怒和平相處,將怒氣化為助力
Prologue 控制憤怒的技術為何誕生?……憤怒管理的歷史
PART1 認清憤怒的真面目
何謂「憤怒」的真面目?
憤怒會產生連鎖效應
憤怒的四個傾向
「生氣」與「訓斥」的不同
PART2 打消憤怒,平息怒氣
習慣1 倒數數字……憤怒的高潮只維持六秒
習慣2 呼吸放鬆……分泌快樂荷爾蒙
習慣3 停止思考……停止思考的技巧
習慣4 安心穩步……集中意識的技巧
習慣5 請求暫停……重新來過的技巧
PART3 將憤怒轉化為助力
三重圈――「應該」的界線:
- 相同價值觀
- 價值觀雖不同,但還在可肉的範圍內
- 相違的價值觀,彼此無法容忍
習慣6 憤怒紀錄……生氣/快樂/成功 紀錄
- 生氣的日期、地點
- 生氣的對象
- 生氣的事由
- 生氣當下想到的事
- 生氣當下自己採取的行動
- 期待對方做什麼事
- 結果
- 若以十分為滿分,當下憤怒打幾分 《個人是覺得下面王宏哲提的五分比較理想 很清楚區辨出生氣的分類》
專欄 形容憤怒的詞彙
習慣7 量化技巧……度量憤怒
習慣8 打破模式……破壞固有模式
PART4 成為善用憤怒的人
習慣9 聚焦於解決問題的方法……重視解決
後記 愈有氣,愈沒有力氣處理該用心做的事
-------------------------------------------------------------------------------
轉相關似文章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3/12/15/angry-kid/
孩子易怒、愛生氣?2-12歲的情緒EQ教育重點
四種易怒愛生氣小孩,情緒教育的第一步:
1、生氣就打人的孩子,先教他發洩情緒的方法
這類孩子需要出力氣的宣洩方式,爸媽可以視場合提供孩子一些選項,例如跺腳、跳彈跳床、捶桌子、揉紙球、打球、撕紙……等,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選出一個最容易做到的方法。
2、愛尖叫的孩子,先要教他簡單說出卡關的點
這類孩子不論平常多會表達,他們在情緒當下大腦就是會斷線,只會尖叫,因此不要一直教孩子用說的,反而是告訴孩子如何簡單說,例如不要吃、不喜歡……,並多演練,鼓勵孩子在情緒當下派上用場。
3、受挫就暴怒的孩子,先教他記住一句話
這類孩子需要一些「金句」來自我冷靜,例如「輸了沒關係,好玩最重要」,或「沒辦法就想辦法」……,這些金句不用多,但卻要讓孩子經常覆誦,孩子才能受挫當下,想到這句話來提醒自己。
4、不順他就哭鬧的孩子,先教他自我安撫
這通常發生在小小孩身上,既然年紀小,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孩子,大人才有辦法解決問題,哭哭沒有用。自己的孩子也曾有過路倒時期,當時的溝通就是「躺在地上就一定沒有,但過來說就有機會」,這時大人再去找安撫物,幫孩子穩定情緒。
2-12歲四階情緒引導法
不同年紀的孩子,因為心智成熟度不同,在情緒引導上的策略也要不一樣,可以簡單分四階段:
2~3歲情緒暴走期
這時期就是有名的Trouble Two(難搞的兩歲),大人最常感到苦惱的就是,孩子明明就聽得懂,也會說,但就是常常很難溝通,常常都猜不到孩子要什麼。在這個階段要教孩子簡單的情緒詞彙,例如我不喜歡、我生氣、我哭哭、我怕怕……等,來取代哭鬧的表達方式,如果就是覺得不舒服,說不出來也沒關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找大人抱抱,或去找自己心愛的玩具,先尋找安全感,並學習與大人連結,進而取代歇斯底里的哭鬧。
4~6歲情緒發展期
這時期開始需要遵守越來越多的規矩,也開始要適應團體生活,進入團體的孩子,不再能用自我中心的方式學習,因此適應不良的孩子就會情緒起伏很大。為了讓孩子更能適應團體生活,教導孩子辨識失控情緒、學習行為界線,練習表達挫折是很重要的。
這個時期可以透過繪本及桌遊,跟孩子做情境討論,教孩子體會在情緒當下是什麼感覺。例如同學把你的積木弄垮,你那時候會緊握拳頭、覺得全身好熱、好像火山要爆炸一樣,這就是生氣的感覺。這時候哪些行為是可以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爸爸媽媽可以一一列舉出來,請孩子練習分類。當然,不開心也不需要忍耐,因為有情緒是正常的,但可以鼓勵孩子學習將情緒說出來,因為很多事情說出來後,就會舒服許多。這些具體的方法,蒐錄在《暴走小怪獸》情緒同理心桌遊裡,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