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回來的旅行者/藍白拖
這本書跟眭澔平那本是差不多時間看的,恰恰好都談論到旅行
我想,旅行 .就是一種能量的轉換,整個宇宙就像是能量場,
藉由旅行去實踐去補充身心靈的電力
因為對眭澔平的好奇 蒐尋了一下他的相關影片中,
--------------------------------------------------------------
看到 梁家輝曾在《中國夢想秀》嗆他:
「你過去一個的一個計畫性的一個旅行,作為一個父親,作為一個丈夫,
能拋下自己的家庭,去完成自己的夢跟理想,這已經是一個不恰當的一個行為。」
梁是位我欣賞的演員,他愛家的形象不在話下,
但看到新聞這段還是很驚訝,畢竟這話的力度也太震撼了,
好在眭澔平有回覆,也不算吃了悶棍不回應~
旅行不代表玩樂,這種深度的旅行應該是在找尋生命的軌跡,
是種自我探索,開發未知的領域是種探險
背包客不是件輕鬆的事,這行程的安排需要事先規劃,
盤纏預算得先拿捏好,還有許許多多的備案以因應突發狀況
更重要的是體力耐力的消秏,必須得要先鍛練好良好的體魄才
或本身就有優異的體質才做的到吧!!
--------------------------------------------------------------
裡面有篇我覺得印象挺深刻的,
在第63《無論是旅行還是旅遊,最後都會成為生命的養分》
在當中提到,以前的藍白拖用「背包和行李箱」區分兩者:
背背包的背包客=旅行,是深度旅行者;
而拖著行李箱的=旅遊,是膚淺的旅行者是觀光客來的
但後來則覺得無論是哪一款,最後都會是養分~ 享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說講膚淺與否太言重了,但兩者的確有很大的區別,
背包客總讓我覺得是苦行憎的修鍊;拖行李箱的才是真正在享受人生
但無論是哪種方式,眼界視野也因此更開闊了,如同藍白拖所說 都是種養分…
--------------------------------------------------------------
話說因為林韻寫的《愛情,不過就是理解複雜選擇簡單》
這本書裡提到大陸的綜藝節目《花漾姐姐》
裡頭的主角嚴格說起,都只是有任務的觀光客… 恩哼
--------------------------------------------------------------
本書大多著墨在,要不要離職去旅行,休學去旅行,
旅行中的磨練以及試鍊有哪些
在第72《回到判逆出走前一天,我會做這十三件事》
其中第7點要學會寫日記
藍白托認為拍照打卡這種蜻蜓點水的記錄方式很難觸及內心深處,
未來回憶時只截取片段記憶畫面,無法拼湊完整的故事內容。
圖象式是無法取替文字。文字可以記錄當下的情緒,是一種與自己溝通的過程。
旅人的靈就是在這種時間與空間裡被汁鍊出來的。
要習慣獨處,留書寫文字的時間給自己。
一直以來我就是種蜻蜓點水的記錄方式記錄,
總認為看到圖像就會回到當時的此時此刻
但看到這段話,又回到台北男對我說過的,
希望我用文字敘述留些紀錄給自己
此刻的我也像是踏著眭澔平的路,完成對方的期待~
第38篇《致 想成為旅行作家的年輕人》提到旅行作家身上的三個特質中提到:
要習慣寫文字。最好每天都寫,成為一天不寫就會全身發的人。
即便坐在膧腦前發困也不要緊,靈感只是早來與晚來的差別,
你不等它,它也不會等你。因為文字需要筆耕,一就會變荒田,接著心慌。
但千芙以要打流水帳,讀者會知道作者在混水摸魚
------------------------------------------------------------
第53篇《剝奪人生的不是學校或工作,是恐懼》
轉身後,漸漸發現過去的傷痕是成長的記號,
眼淚可以洗傷口。那些不開心的經歷不是為了傷害我們,
而是就如此發生了,像是颱風過境一樣,會造成傷害也會帶來豐富雨水。
那些看不順眼的、討厭的、忌妒的,劙奪我們看見更好世界的機會。
現在終於明白,剥奪我們的是恐懼。
但發生在我身上的傷害,卻帶來了豐沛的淚水,
是否可以清洗傷口我不確定,但卻佈滿在我臉上化為成長的記號
未完…